2009年企業網站50強+網路公僕20強

*文/羅之盈

實體企業,網路突破技
早在距今10年前的1999年,英特爾前執行長葛洛夫(Andy Grove)就曾預言,「5年後,不會再有所謂的網路公司,因為所有公司都會是網路公司。」這句話直到今日,仍被許多企業引以為戒──絕對不要輕忽網路,要找出應用網路的方法。

《數位時代》首度進行的「企業網站50強」排名調查,就發現了台灣許多應用網路,將實體結合虛擬的成功企業,它們究竟是怎麼做到的?

網路對實體商業世界的影響與前景,比想像中還大、還樂觀。受到金融風暴衝擊,預期全球零售業將邁入一波長期的景氣寒冬,但電子商務卻是例外。根據研究機構Forrester預估,二○○八年至二○一二年,美國電子商務市場規模,成長率分別為一六.九%、一五.四%、一三.八%、一二.四%、一一.七%。在台灣,這數字更亮眼,根據資策會MIC預估,二○○八、二○○九年台灣電子商務市場規模,成長率分別為三二.三%、三一.六%。

網路突破技1 變身為業務資訊的行銷平台
相較於接近零成長的整體零售業,網路擁有讓人羨慕的前景,而如何使用網路提升營收,勢必成為所有企業的成長希望。《數位時代》首度進行的「企業網站五十強」排名調查,就是希望能找出更多實體商業結合網路應用的成功法則。

和Google、亞馬遜、雅虎、YouTube、無名小站這些從網路誕生的網路企業不同,實體企業在網路應用上,有更多元的考量。除了將網路視為另一個產品新通路外,主要營收來自實體經濟運作的企業,更希望「用網路來成就本業」,最普遍的是將網站當成「線上布告欄」使用,視它為「業務資訊」的官方線上平台,以公告產品內容為主要的宗旨;有些則直接提供線上申辦,例如So-net台灣碩網網路娛樂、中國信託銀行、台灣高鐵……。這類網站以介面清楚、便於找尋為主要訴求,與網友的互動度較低。

除了一般企業的業務資訊內容之外,占據這次榜單大部分的媒體業,則是將內容刊登在網站上,平面媒體包括《聯合報》、《蘋果日報》、《自由時報》、《中國時報》、《天下》雜誌等。以四大報一起進榜、且是領先族群的架勢來看,平面媒體在網路的商機已經展現。

《聯合報》轉投資的聯合線上總經理劉永平表示,聯合線上在二○○八年營收達到二.二億元,「網友在網站上接觸到的服務只是冰山一角,占整體業務的三○%,另外七○%就靠水面下看不見的商業模式支撐。」其中,以過往新聞資料檢索為主的聯合知識庫,至少就貢獻了六千萬元。 但並非所有媒體都會將內容刊登上網,電視台與廣播電台因為影音內容在網路上應用發展較慢,所以目前來說,他們的網站以進行「互動式行銷」為主流。

互動式行銷是近年來新興的網路行銷模式,以社群性質的討論區作為推廣模式,重視使用者黏著性。長期關注廣告產業的奧美互動關係董事總經理張志浩表示,網站行銷不只是趨勢,也是必然的道路,因為相較其他廣告通路,網路的投資報酬率是划得來的。互動性可增加黏性,讓訊息反覆曝光,也是很好的方式。

 回上一頁

TEL:02-2996-0099 FAX:02-2609-1939 E-mail:bugua.yan@msa.hinet.net